第四十四章 字-《贞观泥石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重回柴家庄,已经回到庄子里的李不悔燕子般轻巧地跳了出来,面上满满幸福的笑容。
    攒的两缗钱,阿娘执拗地只收了一缗,还说是给她攒嫁妆。
    嘻嘻,李不悔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大人了。
    柴旦与柴达木等人先后围了过来,嘴里叫着庄主,眼里透着亲密之意。
    “行啊!柴旦、柴达木,都壮得跟牛犊子似的!有认真读书吧?”
    柴令武轮流拍着他们的肩头。
    除了柴达木,所有人都低头看着脚尖,脸上流露出尴尬的笑容,跟后世那些被亲戚追问成绩、工作、收入、对象的年轻人别无二致。
    好吧,柴令武并不指望个个都能走通读书这条路,起码不能目不识丁。
    能在这些孩子里出柴达木这样一个种子选手,已经殊为不易了。
    柴旦身后,一个中年书生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服,向柴令武叉手:“学生尤万峰,见过柴少府。”
    尤万峰是个正经的平民,当年能读书是侥幸,读了之后才发现,平民的出身导致他无法博览群书,因为诸多典籍都在世家手中,连庶族都没有,告借无门。
    基础再扎实,眼界被限制住了,虽然朝廷允许自举自进,却因为见识不够而无法考取功名,考秀才科被黜落。
    因为身体较弱,做不了农活,读书又没有希望,柴家庄招蒙学先生,待遇相对优渥,且离家很近,尤万峰便果断选择了当猢狲王。
    《三字经》的原本,让尤万峰心情激荡。
    原本人人以为纨绔的柴令武柴二公子,竟是如此的大才!
    相形之下,柴令武曾经的诗、字体,变得无足轻重了。
    教化之功,才是让人瞩目的。
    所以,尤万峰才会认认真真地向柴令武行礼。
    不敬他的财,不敬他的权,甚至可以不敬他的才华,却必须敬他将《三字经》交给朝廷推广,而不是鄙帚自珍。
    《三字经》不仅仅是启蒙之书,连他都能在其中受益,更不要说那些稚子了。
    当年的尤万峰,要是有这样的好书启蒙,未必就会比同窗差了。
    “先生辛苦!这些皮猴子,没给先生添乱吧?”柴令武寒暄。
    “庄户人家的孩子,活泼是难免的。不过,在课堂上都还守规矩。”尤万峰隐晦地点了一下。
    “倒是柴达木,听说大人一般会有字,想要一个字,学生才疏学浅,不敢轻易取之,想来庄主大才,应该能令他满意。”
    正常来说,到弱冠才取字,连柴令武自己都没字呢。
    但是,柴令武也曾是柴达木的师长,有资格给他取字,年龄的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    柴令武的面容古怪:“柴达木嘛,取个字就叫‘鹏第’好了。”
    尤万峰击掌赞叹:“大鹏之志,进士及第,好志气,好口彩!”
    柴达木笑容满面地接受了这个很有志气的字。
    不晓得若干年后,知道各处地理志的柴达木再回首看看自己的字,会是什么表情?
    柴旦跳起来举手:“庄主,我也要!”
    “你的字就叫‘周拱’好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