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0.第四百零七章 最后一击-《风流小太监》
第(1/3)页
被救的护卫连说声感谢一声的机会都没有,又投入杀敌。
在我的剑下,也不知倒下多少敌兵,但是,敌兵仍然源源不断冲进防卫圈。我刺倒眼前的敌兵后,往山下一瞥。只见邓龙已命令王府的族兵点起火把,准备做最后的一击。
这时,天已黑下来,冲进防卫圈的搏斗双方,仅凭借衣甲辨认敌我进行交战。
我来到柳燕玲的跟前,刺倒几名冲向她的敌兵,柳燕玲的手弩发射完了之后,不会装填,眼睁睁的看着守护在她面前的两组护卫逐渐全部倒地。
援军还未到,再斗下去,可能全军覆没,我估计到明天天亮时,王雄这支队伍的归路将会被截断,他非常相信先桂的能力。可以利用夜幕突围了,我刚要发出命令,就听听隆隆的马蹄声响起,随着一阵箭雨,点着火把的族兵倒下一大片。
随着“杀敌!”的呼喊,急骤的马蹄声正在往山坡上冲来。
“援军已到,把这些冲进来的敌兵消灭干净!”我振臂一呼,我那些本已是强弩之末的兵丁一听,顿时士气大振,而邓龙的兵丁开始跪下投降,只要有人一带头,马上呼啦啦的跪下一大片。
我这才松了一口气,凭着我刚练就的内功杀敌,现在尚有虚脱感,更不用说他的将士们了。
赶过来的是原先乔装成盗贼的一部奴隶军团。在军队的建设中,我非常注重队伍的机动性,只有机动性强的军队,才能做到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”,而当时机动性最好的也就是骑兵。
军队的战场机动性问题,大到洲际机动,小到一个局部战场的机动,从古到今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。机动性强的军队易于取得战略战役主动权,因而获胜的可能性较大;而失去了机动性的军队,即便有坚固工事的依托,也很难摆脱失败的阴影。
从战争史上看,一支军队的强大,往往和其机动性密切相关。从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,到“二战”初期的德军,再到今天可以全球快速布署的美军,都因其具有的机动性而军力超群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