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如此的高价,让百姓们如何承担的起?” “继续说。” 杜如晦看着杜爱同,并没有多说什么,而是想要继续听杜爱同的看法:“你说说应该如何定价才对?” “斗米最多只能五十文!而盐价则需更少,这盐砖之中盐可能连一半都不到,这一个盐砖最多之值一文钱!” 杜爱同斩钉截铁的说道:“这样子的价格,百姓根本承担不起!” “呵呵!” 杜如晦摇了摇头,然后说道:“老三啊,你太年轻了,这米价,斗米五百文,已经很便宜了,在你还没出生之前,你知道米价是多少吗?还有盐价,你知道在四年之前又是多少吗? 咱们远的不说,就说四年之前,大唐的米价乃是斗米两贯!至于盐价……” 说道这边,杜如晦摇了摇头,然后说道:“那时候,百姓可吃不起盐,只能买醋布! 而当时的醋布,价格和现在盐砖一般! 斗米五十文,而谷价又是几何? 这些商人为了赚钱,将江南的粮食运到大唐各处,折损,路费,关税,各种各样的钱算上去,斗米五十文,他们会亏本成什么样子? 你要记住了,谷贱伤农啊! 按照斗米五十文的水平,这谷价可能就只有每斗五文了! 还有盐价,这盐啊……” 杜如晦叹了口气,然后继续说道:“你以为陛下不想让盐价再低一点吗?那些盐砖根本就不是官盐啊! 大唐的盐,还没有掌握在大唐的手中啊! 而是五姓七望掌控着这盐价! 官府只能跟五姓七望买盐,然后在卖出去! 一块盐砖一百文,已经没有赚钱了,国库还要贴上不少的钱! 这长安城的盐砖是一百文,外面可不是这个价格!” 听到杜如晦的这段分析,杜爱同顿时愣住了。 这运费,可比后世贵多了! 这个自己没有考虑进去! 并且,大唐因为受到了大运河的红利,运费还大大的降低了! 若是以前,这运费怕是更贵! “原来是这样子,我懂了!” 杜爱同点了点头,然后说道:“阿耶,我问你啊,这户部,可有官员研究稻子?麦子,还有各种蔬菜之类的东西?” “什么意思?” 杜如晦听到杜爱同的话,顿时就一脸疑惑的问道:“研究稻子麦子干什么?研究他们的种植时间吗? 这个是太史局管的,不是户部管的。” 第(2/3)页